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北京化工大学12级创业大学生郭益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06浏览次数:312

首先跟大家介绍下我们的团队。
 执行总监 郭益超:学生时代有丰富学生干部经验,曾连续十年任班长一职,高中起创建过动漫社团并担任社长,大学任班级团支书、学院辩论队副领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多次创业经历、Go生活私人导购创始人、君一科技校园推广策划人。天性开朗、热情好动,执行力强,具有丰富的活动策划和执行经验、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市场总监 余琪:在校担任院系团总支副书记,平时负责党团工作建设,也负责学院外联赞助工作,沟通能力强,执行力强,愿意尝试新的事情。大一开始创业积累了较多高校商家资源,善于沟通,商务洽谈能力强,执行力强,有较多的商务洽谈经历,熟练的从事新媒体运营半年,熟悉所需技能,具备品牌策划相关学习和执行经验。现主负责于商务合作,与品牌企业进行相关的沟通与合作。
媒体总监 曾凌燕:大学期间学生干部经验丰富,曾认办公室主任、团支书等工作带领支部获市级优秀,个人曾获奖学金及优秀干部十余奖项。热衷公益事业,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爱交朋友具有丰富活动组织经验、文案功底强、有海外留学经验。有创业经验go生活项目,爱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做更好的自己!现管理二线城市地区百余只高校团队,为企业的高校品牌输出提供支持。
运营总监 邓耀恒:担任海口巡村学古工作坊主要负责人,策划并成功组织了两次团队在海南省图书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并获得海南新闻联播,海南日报等省级媒体的报道。曾获得海南省优秀志愿者奖,省图书馆颁发的优秀组织奖等奖项。曾任某科技媒体编辑,对互联网科技行业有一定的认识,采访过数位互联网界大咖,数篇文章获得十万以上的点击量。有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善于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拥有优秀的文案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并坚信一切皆有可能。现管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地区百余只高校团队,为企业的高校品牌输出提供支持。
产品总监 张琳:在自管委中担任部长职务,组织参与曾组织多次校级体育比赛并圆满成功,负责多次多校联合活动的后勤协助工作……有丰富的组织经历和细腻的观察力,从大二开始就开始进行创业活动,并一直进行到现在!以产品助理的身份参与并完成了团队独立开发的app Go生活以及公司内部网站,为人乐观大方,待人友善,认为没有事情是不能去做的。现管理5人的程序员团队,为企业的H5展示等相关线上营销方式提供支持。
设计总监 陈亚新:在校生活中,担任院级宣传部部长,多次组织院级大型活动的宣传工作,并顺利完成得到一致好评,有创业经验,自创品牌【绿茶】创意文化衫私人订制,获得校级优秀创业团队二等奖,在专业领域上,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能独立完成UI/UE,   及原型制作,上线app,爱环保,唯爱汇,慢聊神器,网站:君一。现为企业的主设计师,为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设计方案供高校营销。
仰望星空:那里有我们追求的东西,Go生活私人导购管家。
(时间:2015年;创业企业所属类别:E 电子信息)
    Go生活希望把每一位用户当做独立的个体服务好,以碎片化时间场景下的用户为发散点,围绕他的身份,消费水平,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差异化的商品导购服务,为他匹配更多可能会喜欢的商品,做用户的私人导购管家。
创业伊始,我们一直想要做这样一款产品,为用户提供私人定制的导购服务,成为用户的私人管家,做出一个APP,然后成为另一个淘小宝,这是多么酷的一件事情,当中,我们还接触到一笔40万元人民币的种子投资,虽然我们当时很傲气地拒绝了。
当时拿着Go生活,我们参加了很多创业比赛,其中也有不少很好的成绩。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团队组第八名
 
 
以及晨星中国的全国第十三名的好成绩。
于此同时,还接受了中国经济信息日报记者的创业专访。文章如下。
尽管有来自政府、高校等各方面的有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很多障碍。创业的门槛不仅在于需要更高的胆识、个人能力和前景广阔的创业项目,还在于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启动和维持项目。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路上的困难恐怕更多。
郭益超和他的团队对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已经习以为常。他们辗转于学校咖啡馆和中关村创业大街之间,每个地方呆上一周。“我们是SOHO式办公。”郭益超笑着说,后来大家接受了这样的状态,反而觉得很好。
郭益超是北京化工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脑洞大,想法多,团队里六个合伙人都是校园干部出身,他们做了一个名为Go生活私人导购的电商平台,为一部分具有强烈标签倾向性的年轻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导购服务。“既然商品这么多,消费者没办法挑选甄别,就需要我们这样的平台为每个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推送服务。”郭益超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
2014年12月,郭益超拉着同宿舍的两个兄弟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戏称自己是�潘看匆担�没有高富帅。确实,他们一直处于“缺钱”的状态。由于团队合伙人都是文科生,所以在研发产品期间,郭益超团队遭遇了技术难题。他们不得不花钱找来技术人才,组建产品团队,填补这个“坑”。就连负责产品设计的女合伙人,都是被郭益超发挥文科生的智慧“忽悠”过来的。
一直投入,却没有产出。作为还是大学生的郭益超团队来说,他们必须支撑产品的研发,养活团队。在产品团队进行APP研发期间,郭益超和其他伙伴进行校园推广,从单纯的帮助企业推广APP注册下载到负责校园场地租赁进化成整合的品牌营销服务,从中实现盈利,为产品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移动办公”已成为郭益超团队的创业常态。
郭益超团队的创业还得到社会上相关机构的帮助,他们参加了晨星成长计划的创业大赛,并得到一笔3万元的梦想基金,同时还获得了很多线上线下的资源对接与互动。和一般的创业、求职培训机构不同,晨星成长计划是针对大学生本人的人才股权投资,提供的资金能帮助大学生将想法付诸实践,与学生约定回报毕业后3-10年个人收入的5-15%。“只要创业者个人素质优秀,就是我们青睐的投资标的。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获得创业资金的几率。”九鼎投资晨星成长计划联合创始人兼COO师蕾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
···············································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像李盛根和李振伟这样目标明确,视野开阔且执行力强的人并不占多数。更多的大学生还只处在培养创新意识,或只停留在单纯创意的初级阶段,他们面临的困难是重重的,但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学校、社会机构的扶持,无疑给了他们最大的信心,给了他们走的更远的可能。
郭益超从小喜欢折腾,大学选择英语这个“自由”的专业,让他在这四年中尽情的天马行空。他欣赏雷军,手机也只用小米,认同小米的营销理念。创业过程中,他们随时都面临着失败的可能。产品的第一个版本由于掉进技术的“坑”而暂停,第二个版本即将上线,如果不符合预期的话,整个团队可能就会分崩离析。“所以我们才做校园推广,有盈利,起码能让公司活下来。在没有种子或者风投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有钱坚持做第三个版本。”郭益超说。
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去想是郭益超的创业心态,经历过失败,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他依然乐观,“也许到了第五个版本就能成功。”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么死,要么折腾。”郭益超笑起来,眼睛亮亮的。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日报)
当然,创业真的很苦,很不容易,关于我们Go生活的创业经历,当时应邀在一个线上的讲座中跟很多的学弟学妹分享了我的经验。摘录如下。
一路走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体会,之前在一个论坛上为一些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创业的感想和心得,大概总结了七点,以口水话形式将所感所想抄录于下方。
第一个问题:关于创业项目-突发奇想去创业,以为自己找到一个超级好的点子?
    关于这个问题吧,有一种东西叫做市场验证、调研用户,验证想法。小平同志说过,实践出真知,不去做市场调研,只在自己的幻想中去想,觉得这件事可行是没有用的。
前段时间刚好是我们学校一个创业比赛的复赛路演,有幸看到了十几个由学弟学妹们做的项目。然而,最终到了答辩环节好几个项目评委对这些项目答辩的中心思想都是,“你做过市场验证了吗?”当中有一个想要做校园自助热饮机,通过免费提供热饮然后再通过热饮机上的广告赢利的项目就遇到了一个很尴尬的状况,评委问,你知道北京的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不让自动热饮机进驻吗?选手当时就木立在台上,说我们学校领导会支持我们创业啊,他们会支持我们项目的。巴拉巴拉。。。。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不做市场调研的后果。
其实这也是各路学校创业大赛疯狂举办所引入的泡沫。很多项目不经过市场验证就直接拿出来创业了。很多产品拿出来的只是一个满足创始人团队的东西,并非真正的市场所需所求的产品。
关于怎么验证产品是否可行这件事情,我们团队做产品的时候就做了很多相关的调研,看似广泛的问卷调查是最没用的,成效最低,而用户的焦点访谈,角色扮演,以用户的视角去体验使用产品等方式则最为有效。
第二个问题:加入别人的创业团队,一起干?有用吗?
其实吧,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需要自己判断自己是是主攻型的还是辅助型的。
如果输属于心高气傲、主动性很强、能力也很强的类型的话,待在别人的创业团队里也许自己会很难全身心去投入,这对创业团队来说也不是件好事。个人觉得还是看看能不能拉拢一帮小伙伴来一起去做一个项目吧,也许会更有用。
很经典的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在做自己这现在这个创业项目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很多事情都不懂,于是想拉一个曾经创业失败的学长入伙。
结果那个学长一上来就想拿人家团队80%的股。
当然,最后在我们各方的建议下,毫不犹豫的把他踢了。
如果是辅助型那种,没有什么野心,想踏踏实实干活那种,最好就是跟一个好的老大,跟一个靠谱的项目创业,不需要考虑太多麻烦的事情,自己也很能够得到成长锻炼~
我们都喜欢踏实干活的人。
第三个问题:关于创业合伙人-怎样找最合适的?能力强和相处得来但是资质平庸,怎么选?
虽然有一句话叫做强强联合。但是也有一句话叫做谁也不听谁。
如果有刘邦刘备那种忽悠人的本事可以把能力强的人给绑住,或者你得到的哪个成功学**的真传。**功夫一流的话。强强联合当然好,利用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团队是一件所有创业公司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却是很难很难。
如果不是的话,那我觉得宁愿选择一些人品好,专业技能方面也许不突出,但是成长空间很大的人做合伙人
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之前有一个技术水平一流的程序猿,虽然心高气傲,勉强也可以hold住他,关键就是,不愿意承担责任,(人品有问题)程序出了什么问题,除了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其他都撒手不管,团队方面有什么问题都不愿意和我们一起解决,结果我们在最后就跟他拜拜了。之后就吸取了这个教训,花很长时间去检验一些程序猿,最后才挑了一个人品好的,愿意担责的人做我们的技术合伙人。
所以其实我们团队合伙人的标准是:成长空间大,人品好,愿意一起承担责任,大家以后找合伙人也可以参照一下。
当然,重要之处就是这些合伙人要认可你这个老大,
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项目失败了没关系,合伙人还在,还可以一起做其他项目,这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问题:关于创业团队-怎么组建一个队伍,队伍的管理与激励怎么办?
组建一个队伍是一件很漫长和痛苦的事情,真的很痛苦,非常痛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海贼王不都700多集了么,第十人是谁不都还没定论…对吧…罗??凯撒??还是弹簧男??还是谁是吉贝尔??对啊吧??
想我一开始组队的时候,一般都是从身边的人开始挖,谁有能力,谁靠谱就把项目丢过去跟他聊聊,然后给他分配一个任务和职务,岗位上看看能干的怎样~没问题的话就成队伍了。有问题的话下次有什么任务什么的就不找他了。让他慢慢自动消失。。
当开始榨干身边的人脉的时候,就要发挥二次人脉的力量了。人力资源很重要,我们一般都是跟身边的创业队伍相互交换资源,互相推荐靠谱的人什么的
当然了,做老大一定要够足够的魅力和魄力。不然人家不鸟你,团队也很难吸引有能力的人家加入。
至于队伍的管理与激励怎么办?
每周团建必不可少啊。大家组队出去玩呀~~出去吃饭~~出去花天酒地~~风花雪月~~老大或者老二是像我这样爱玩的广东人就最好了~不愁没地方吃喝玩乐~
大家一起聚在一起玩的话,很容易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就上来了~~大家也更好了解彼此~~
当然了,这时候,老大老二都是冤大头,记住,必须你来掏钱才行
当然,这只是精神激励的方面。很重点的一点是,团队的股权分配要谈好。不然团队很容易出事。
平均分配股权是很傻的一种行为,股权可以把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老大需要占70%以上的股份,这对于决策也以后的融资是必须的,至于其他团队成员就酌情分配。
至于收益权方面,老大就可以不拿这么多了,30%~40%都没问题。毕竟团队聚在一起讲究的是合作,独食难肥,也难以支撑下去。
第五个问题:说说工商税务那点破事
虽然国家政策利好,万众创业,万众创新,三证合一,开办公司的手也续简便了不少。然而, 公检法、国地税、人民教师***。跟工商税务打交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经常办一件事,就得耗上你一天,而且各种官威,各种麻烦,还不能得罪这一批人。
注册公司什么的现在流程很简单。不过大学生创业普遍会遇到一个问题:场地怎么办?工商登记是需要场地证明的。
如果所在大学有科技园的话,科技园是可以提供注册地址的,没有的话,经济允许也可以租房跟房东搞定合同拿上产权证明就可以了。
都嫌麻烦的话,还有一整更简单的方法
就是虚拟注册地址,现在很多代办业务的,像快法务和一些孵化器都提供虚拟地址的注册服务,一年的费用是4000-6000元。
因为我们公司是SOHO式办公,用的也是虚拟注册地址~~至于SOHO式办公嘛。就是一群人拿着笔记本到处流浪办公那种。其实也很爽~~
再有就是,公司注册之前,一定要把股权的问题搞定,不然之后再变更。工商税务光流程就要花费一个多月来处理。
第六个问题:关于学校扶持-学校有扶持么?有?还是没有?
说好的万众创业。学校这种最喜欢****的地方还是会跟风的。
每所学校都会有科技园优惠政策和创业扶持资金的,因为之前的一批程序猿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团队就利用了我们学校的创业政策,为这批程序员申请了一些免修的学分,减轻了他们的学业压力,让他们更好的投入我们产品的开发之中。
具体的学校优惠政策话其实就业中心是最清楚的,不妨杀去就业中心问个清楚。还有和就业中心的老师搞好关系~~有什么消息都是那边第一手渠道来的~~
第七个问题:关于热火朝天的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还是有用的
可以好好磨练商业计划书,认识更多创业团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运气好的话还能遇上你的伯乐投资人。
当然,一直投入开发,我们并没有这么多的精力的资金进行APP的开发,经历了一个版本的失败之后,我们在开启第二个版本的漫长开发的同时,也开启了我们团队的开源之路,高校校园推广。
 
脚踏实地:我们的未来,君一校推。
(时间:2016年;创业企业所属类别:H服务咨询)
与各大公司合作,帮助合作伙伴在高校进行产品的推广,与人才输送,为我们公司造血,反哺团队,以便进行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同时,不受投资人所牵制,不至于落入我们的APP在没有投资人进入的情况下就必然无法开发完成的窘境。
 
校园品牌营销
校园已成为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高校校园是一个有2300万人的大市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沈阳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目前大学生平均 消费1万元/年,全国有2300万在校大学生,即有2300亿的庞大市场,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和产品/品牌的日益复杂化促使许多企业都采取了市场细分的行销策略。学生群体有着巨大的现实消费力,毕业后他们也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更是未来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他们在校期间品牌观的形成将在很大程度的影响以后人生阶段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品牌培育的最佳时期,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容易接受新品牌并保持恒久的青睐,最终能够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而且由于大学生本身在社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他们有形或者无形中影响周边的消费者,成为一个品牌忠实的传播者高校大学生容易接受新品牌、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具有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的特点。
高校人才输送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
除了应届毕业生,大三大四的学生也是就业市场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尚且在学习阶段,但又急需在企业中得到一份实习机会,以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为今后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增加一点砝码。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从这群数量可观的在校生挑选出自己的实习生,这是作为企业挑选和培训员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但在校生和用人单位怎么联系起来却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在校生而言,有限的信息渠道,导致不能获取到更多实习信息或者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实习信息。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能采取应届生校招的模式,所以很难将自己的实习招聘在有实习需求的在校生中大量传播,更不用说大量找到那些真正对招聘岗位感兴趣的在校生,导致影响今后的转正工作。
君一校推要解决的就是用人单位和在校生的信息匹配问题。君一校推建立了一个海量的人才库,通过人才筛选,可为企业推荐足够量的,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在校生。对在校生而言,我们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不同实习岗位的推荐。打通两端的信息交流,真正解决高校人才输送的难题。
 
君一校推正在起航
2016年寒假成功策划了“公益101”计划,该计划成功组织了全国五十余支高校公益团队,在寒假的时候进行公益活动,并为之联系商家提供赞助。
目前,与北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北汽集团专车事业部大规模输送高校实习生。
新东方达成合作,负责新东方前途出国事业部,于3.20日的前途出国在在北京十所高校的品牌营销和推广。
与驾校软件:“91恋车”达成战略合作,负责广东、武汉等地方的高校品牌营销与产品增长事宜。
目前,与一号店商城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期提供高校品牌营销方案,并且负责落地执行。将于4月份在广州高校地区为一号店提供大规模的高校品牌营销落地项目。
目前与几家创业公司合作,负责该创业公司在北京高校校园的落地宣传执行和产品增长工作。
与一些传统的企业HR达成合作协议,为相关企业输送符合要求和实习生资源。
2016年,我们正在启航。